| 
	降低接地电阻的常用方法
 
	在大地电阻率较大的砂质、岩盘等土壤中,为了满足低接地电阻的要求,常采用由多个接地体并联组成的接地网。但有时需要用的钢铁材料很多,而且接地面积甚大,欲达到所要求的接地电阻往往会有一定的困难。此时可设法降低接地体附近土壤的大地电阻率,也能够达到降低接地电阻的目的。
 
	1、利用低电阻系数的土壤
 
	利用粘土、泥炭、黑土及砂质粘土等代替原有较高电阻系数的土壤,必要时也可使用焦碳、木炭等。置换的范围是在接地体周围1~2米的范围内和近地面侧大于等于接地极长的1/3区域内。这样处理后,接地电阻可减小为原来的3/5左右。
 
	2、采用加食盐等人工处理法
 
	在接地体周围土壤中加入食盐、煤渣、炭末、炉灰、焦灰等,以提高土壤的导电率,其中最常用的是食盐,因食盐对于改善土壤电阻系数的效果较好,受季节性变动较小,且价格低廉。处理方法是,在每根接地体的周围挖直径为0.5~1.0米左右的坑,将食盐和土壤一层隔一层地依次填入坑内。通常食盐层的厚度为约1厘米,土壤的厚度大约为10厘米,每层盐都要用水湿润,一根管形接地体的耗盐量约为30~40千克;这种方法对于砂质土壤可把接地电阻降为原来的(1/6~1/8)左右,而砂质粘土中则可降为原来的(2/5~1/3)左右。如果再加入10千克左右的木炭,效果会更好,在人工处理后2年左右即需进行一次处理。
 
	3、采用外引式接地
 
	尤其在山丘地区,当接地电阻值要求较小而原地又难以达到时,若附近不远处有水源或者电阻系数低的土壤,则可利用该处制作接地极或敷设水下接地网。然后再利用接地线引接过来作为外引式接地。但应注意,外引接地装置要避开人行通道,以防跨步电压触电;穿过公路时,外引线的埋深应大于等于0.8米。
 
	4、采用导电性混凝土
 
	在水泥中掺入碳质纤维来作为接地极使用。如在1立方米水泥中掺入约100千克的碳质纤维,制成半球状的接地极。经测定,其工频接地电阻通常可降低30%左右。此法常用于防雷接地装置。为了能够进一步降低冲击接地电阻值,还可以同时在导电性混凝土中埋入针状接地极,使放电电晕能够从针尖连续地波及碳质纤维,这对降低冲击接地电阻值有明显的作用。
 
	5、采用降阻剂的化学处理法
 
	接地电阻厂家用碳粉和生石灰等作为主要原料的阻降剂,因不含电介质,故能在土壤中长期使用,也不会因地下水而流失,所以能得到长期既无公害且又稳定的低接地电阻。对于坚硬岩盘地带,采用埋设接地线和降阻剂并用的方法相当有效,其接地电阻比只埋接地线时约能降低40%。且此法只要在挖掘好并敷上接地线的沟内撒上粉状降阻剂或长效降阻剂,再将旧土壤回填就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